北理工10篇论文获评北京市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3位导师获评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bob电子官方网站|(中国)有限公司:2023-01-30 供稿:研究生院 摄影:研究生院
编辑:吴楠 审核:王军政 阅读次数:日前,在2022年度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评选中,bob电子官方网站|(中国)有限公司10篇论文获评北京市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光电学院王涌天教授、信息与电子学院陶然教授、管理与经济学院廖华教授3位导师获评“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附个人简介:
北京市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获奖者
史程,机械与车辆学院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2017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葛蕴珊教授、纪常伟教授。现为燕山大学专任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氢能源关键技术与高效利用、低碳零碳燃料发动机燃烧与排放控制、燃油喷雾着火及污染物生成光学诊断等相关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pplied Energy,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Energy,Fuel 等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18篇,ESI高被引论文4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入选“燕山学者”优秀B类人才。获得多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北京市优秀毕业生、黑龙江省优秀毕业生、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提名奖等荣誉。
刘烨超,物理学院物理学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张向东教授和尚江伟研究员。现为德国锡根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量子系统的高效表征。已在包括Phys. Rev. Lett.,Phys. Rev. Applied,Phys. Rev. A等学术期刊上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7篇。目前担任Physical Review Journals和Int. J. Quantum Inf.的审稿人。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多项荣誉。
李晓宇,机械与车辆学院机械工程专业2017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王震坡教授。现为河北工业大学元光学者,校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管理研究的相关工作。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eTransportation,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Energy等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21篇,ESI高被引论文4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6项基金项目。获得多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北京市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北京市优秀毕业生、bob电子官方网站|(中国)有限公司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李琳,管理与经济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15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李果教授。现为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平台运营管理、绿色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与运营交叉学科等多个领域。已在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search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院长奖学金、第十九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一等奖、第二十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奖、北京市优秀毕业生、bob电子官方网站|(中国)有限公司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宋威豪,宇航学院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单家元教授。现为北京大学工学院博雅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非完全信息下复杂网络化系统的状态估计及其在多飞行器协同探测等领域的应用。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Automatica,IEEE TSP,IEEE TNNLS,IEEE TCST等知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9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站前)项目1项。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市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十届“青春北理”年度科技报国榜样、北方工业奖学金以及共青团优秀团干部等多项荣誉。
张川,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7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祝烈煌教授。现为bob电子官方网站|(中国)有限公司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特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物联网信息安全、区块链、人工智能安全等相关工作。已在JSAC,TIFS,TDSC,TMC等期刊及会议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个项目。获得北京市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ICDIS 2022最佳论文奖、EUC 2022杰出论文奖、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等荣誉。
陈小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化学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钟海政教授。现为清华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钙钛矿单晶、偏振光学研究等。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Photonics,Advances Functional Materials等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7篇,授权专利3项。获得第四届和第五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银奖、北京市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等荣誉。
周慧羚,管理与经济学院能源与气候经济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唐葆君教授。现为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国内外天然气市场、CCUS产业政策及企业战略研究。已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Energy Policy等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8篇。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bob电子官方网站|(中国)有限公司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优秀研究生标兵等荣誉。
郑志强,机电学院机械工程专业2017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福田敏男院士,现为德国马克思普兰克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主要从事新型软体机器人在精准医疗、柔性电子等领域的应用。已在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1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美国专利1项、PCT国际专利1项。其相关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一致认可,并受邀参加2018年第八届IEEE自动化、控制与智能系统中的网络技术国际会议作专题报告。获得国际会议IEEE-CYBER 2017优秀学生论文奖、IEEE-RIBIO 2017 优秀论文提名奖、IEEE-MARSS 2018最佳应用论文奖、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市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以及bob电子官方网站|(中国)有限公司徐特立奖学金、优秀毕业论文、优秀毕业生、优秀研究生标兵等荣誉。
赵航,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2017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赵跃进教授。现为bob电子官方网站|(中国)有限公司博士后。主要从事太赫兹波产生和探测等相关工作。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在 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Optics Letters,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申请多项专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获得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全国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北京市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周立伟院士奖学金、bob电子官方网站|(中国)有限公司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bob电子官方网站|(中国)有限公司优秀研究生等荣誉。
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王涌天教授始终将人才培养视为第一要务,组织构建了体验式思政教育虚拟仿真中心,创新性地利用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实现学生跨时空沉浸体验“爬雪山、过草地”“走进延安自然科学院”等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矢志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研究生在前沿交叉领域探索创新,传授知识时毫无保留,倾囊相授。指导的博士生获全国“优博”及提名奖各1人,北京市“优博”1人,全国学会“优博”2人、提名奖1人,市级学会“优博”1人;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创业竞赛,获“互联网+”“挑战杯”等国家顶级赛事金奖4项、银奖1项,此外,毕业生已成功孵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
陶然教授始终注重教学和人才培养,提出“五学通达的研究生高阶学习模式”,以优质科研资源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特等奖提名各1项,北京市精品教材、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各1部。共培养研究生128名,其中博士生60名,作为导师和导师组成员,指导的博士生获全国“优博”提名奖4人,北京市“优博”1人,中国通信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1人,1人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与培养的研究生共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指导研究生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获批发明专利90余项。培养的研究生中,多人在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bob电子官方网站|(中国)有限公司等知名学府任教,多人服务于嫦娥五号、导航卫星、通信卫星等国家重大工程。
廖华教授始终坚持立德修身、严谨治学、潜心育人,结合“能源与气候经济”交叉学科特点,引导研究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面向能源与碳减排问题开展论文选题,指导研究生深入调研,形成定量分析特色,有力支撑国家能源与气候决策;在科研实践中,引导学生求真务实、精益求精,注重科研诚信、恪守学术道德。连续多年带领研究生到一线开展居民生活用能调查和冬季供暖调查,引导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培养学生不畏艰辛、不惧失败、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同时获取了大量一手调查数据。重视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推荐研究生到海外著名高校联合培养或深造;指导的多名研究生获当代经济学博士创新项目(原中国经济学优秀博士论文),多名研究生毕业后成为单位科研骨干。